新沂手工活招聘信息(窯匠)
傳承中國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工匠們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具體體現,他們追求完美和極致,他們熱愛自己所做的事,勝過愛這些事所帶來的金錢。在漫長的農耕文明中,勞作者以他們的創造記錄著歷史,以他們平凡的偉業書寫著人類的文明。
中國古代工匠以精益求精為終身的追求目標,匠心獨運,把對自然的敬畏、對作品的虔敬、對使用者的將心比心,連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傾注于一雙巧手,讓中國制造獨具東方風韻,創造了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
傳統工匠行行出狀元
1.窯 匠
從事燒制磚瓦的窯工,民間一般不稱他們為窯匠,只對那些燒制瓦罐盆的人才稱為窯匠。而真正稱得上窯匠的人很少,一個小盆窯上一般只有一個正規窯匠,除窯匠外還有“幫作”和“蹬棱”各一人(當然還有其他沒名稱的幫手),俗稱“一匠三扶”。
窯工
建窯對一個地方而言,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且屬于永久性建筑,在舊時,有一定的講究與說法。窯匠們砌窯如盤龍,故砌窯不叫砌窯,稱“盤窯”。窯體一般用磚頭、土坯和泥土砌壘而成,因為都是圓形,民間又稱為“團窯”。
裝窯
今天全國各地高樓大廈林立,別墅成群,而所用各種磚瓦都由手工變成機械化生產,燒制磚瓦也由過去的小窯,發展成連續式的“輪窯”。目前,建房已不再使用原始的磚瓦,而是新型環保節能的墻體材料,至于各種各樣的缸壇盆罐也已被現代的不銹鋼制品、塑料制品所取代,各式各樣的窯也日漸減少,窯匠終將成為歷史。
2.捻 匠
捻匠,是指傳統意義上專為木船修漏補縫的人,現代人們稱之為捻船??赡苁且驗楣ぷ鲿r手里多是捻捏著那種桐油石灰膏而得名的吧。在冬天和早春漁閑的時候,大批舊船要修理,還要建造更多的新船,這是捻匠最忙的時候。
集體排捻
一艘木船能否保證不漏水,靠的就是捻工。一個好的捻工就會得到弄潮人的尊敬,被稱為“師傅”和“老師傅”。在逝去的歲月,大凡以修造木船為主的船廠(或稱維修隊)都少不了捻工。捻工歷史悠久,作用巨大。
3.僮子戲
江蘇至今流傳著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劇種—僮子戲。僮子戲因表演者多為童男子而得名。僮子戲是江蘇地方一個獨特的鄉土劇種,主要流傳蘇北的南通、揚州、鹽城、淮陰、連云港及宿遷、沭陽一帶。原系蘇北巫師迎神賽會做香火,為祈求祛病消災、風調雨順、吉慶豐收的活動。
僮子戲
僮子戲開始很單調,只不過是祭祀活動中巫師的咒語哼唱,后來發展成為四句一轉頭的說唱,跟漁民號子“嗨—呵”及農民趕牲口唱牛歌,也叫“打嘞嘞、打哩哩”差不多。
為傳承歷史文化,僮子戲劇目到目前還有多個藝人在進行演唱,其中曹艷玲民間職業劇團,是目前江蘇省連云港唯一的僮子戲劇團,經常在市鳳凰廣場演出《曹莊打柴》《籃繼子討飯》等僮子戲傳統小戲。唱僮子戲年齡最大的數江蘇沭陽縣槽坊村的周同生,已經90多歲,過去父子兩人在新沂、淮安演出非常多,其中最長的一出戲連唱七十二晚。
4.篾 匠
篾匠,在中國是一門古老的職業,早在新石器時期和良渚文化遺址中就已發現帶孔的竹鏃和較為精制的竹制器物?!对娊洝?爾雅》中有“爾牧來思,何蓑何笠”的詩句,生動地描述了牧童暮歸時頭戴笠帽的情景。由此可見,篾匠的誕生極早,且從業人員眾多,云南省宣威市東山鎮有一個村都靠篾匠手藝吃飯,故叫篾匠村。
篾匠(資料圖)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竹篾制品又逐漸有了一定的市場,有的飯店,開始用竹器蒸煮飯菜;還有一些人,到鄉村定制竹篾產品,裝修房間……篾匠這一古老的民間藝人,會不會重新受人重視而風光再現呢?老一輩們薪火相傳的手藝正在逐漸失傳,最后成為一種記憶。篾匠這門手工藝也許會消失,但是老篾匠身上辛勤勞作的精竹篾匠精神卻將恒久地存在。
竹器
5.剃頭匠
剃頭匠(雕像)
剃頭是一門古老而傳統的手藝,剃頭藝人被稱為剃頭匠,現稱理發師、美發師等。多少年來,他一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至國王大臣,下到黎民百姓,人從生后滿月到百老歸西,都要與剃頭匠打上幾百次交道,不論是城市的大街小巷,還是農村的莊前村尾,無不留下剃頭匠的身影。難怪有人說:他雖是毛發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蕩刀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剃頭手藝離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但鐫刻著文化與生活印記的這門手藝,總會讓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一再回眸,不能釋懷。
本文節選自
《中國傳統工匠》
想了解更多嗎?
本書分為工匠歷史篇、工匠行業篇、
民間技藝篇和工匠精神篇幾部分內容,
并將中國古代三百六十行
和中國歷史上各行業祖師爺作為附錄附后
打開這本書,你會對中國傳統工匠有全面的了解!
李海燕 陳瑩 編輯撰稿
編著:胡長榮 胡 勇
責任編輯:穆玉紅
中國農業科學院
感謝您耐心閱讀我們的作品,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社公眾號!
來源: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凡本號注明“來源: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范圍內使用并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微信:zgnykxjs_cbs
一起閱讀吧!